龔麗嬌,中國田徑運動員,女子鉛球領袖,河北省體育局田徑中心(河北田徑學校)運動員和教練。在過去的22年里,她在全運會、田徑世界錦標賽和其他國內外比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她在2017年倫敦田徑世界錦標賽女子鉛球決賽中獲得了第一枚國際金牌,并在2021年東京奧運會上獲得了女子鉛球冠軍。
9月26日上午,河北省體育局田徑中心(河北省田徑學校)運動員、教練龔立嬌走進石家莊訓練場進行調整訓練。
“現在我既是運動員,也是我自己的教練。經過這么多年的訓練和比賽,我對自己的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好的了解,我會對自己缺乏的方面進行有目的的訓練。”當日,鞏立嬌通過打羽毛球調整狀態,“我非常喜歡所有的體育運動。我經常打乒乓球、網球和籃球。前段時間剛開始學網球。這些運動可以鍛煉平時練不到的肌肉,對保持運動很有幫助。”
今年7月底,2022年田徑尤金世錦賽結束后,龔立嬌跟隊回國,隨后開始休假調整。從十幾歲開始訓練鉛球,龔立嬌在田徑上打了22年。即使她有假期,她也總是感到緊張“調整狀態”弦,這源于她骨子里對體育的熱愛和對夢想的堅持。
龔立嬌出生于1989年,參加了四屆奧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獲得銅牌,2012年倫敦奧運會獲得銀牌,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獲得第四名。在東京奧運會決賽中,龔立嬌兩次刷新最佳成績,以20.58米的成績獲得冠軍,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奧運會金牌的運動員。
這枚沉重的金牌包含了太多的期望和等待。女子鉛球一直是中國田徑的主導項目。盡管中國選手曾多次贏得世界錦標賽和世界杯冠軍,但他們只缺少一枚最重的奧運金牌。鞏麗嬌為這個夢想努力了20多年。
“人必須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東京奧運會奪冠后,龔立嬌的賽后演講在網上廣為人知,激勵了很多正在奮斗的人。“4公斤鉛球,數千萬次重復,所有微小的進步都是堅持和汗水的見證。”
在追求夢想的路上,龔麗嬌也面臨著痛苦和挫折。一路上,由于受傷,她也想過放棄,但夢想的力量支持她堅持下去。“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地發揮榜樣的力量,讓更多的年輕運動員感受到這種力量。在實現夢想的路上,如果他們不能堅持下去,看看我的故事,然后鼓起勇氣再次上場。”龔麗嬌說,每個人都有困難,不能輕易放棄,只要勇敢地邁出這一步,就會有不同的結果。
作為一名教練,鞏立嬌也有自己的目標。今年4月,河北省教育基金會成立“鞏立嬌體育教育”專項資金主要用于提高中小學、幼兒園的體育教育能力和體育技術水平,支持青少年體育苗木選拔和高水平體育賽事,獎勵有特殊貢獻的體育教育者和體育成績優秀的學生。“接下來,我會去偏遠地區選擇運動員苗子,讓那里的孩子有機會實現自己的體育理想。”鞏立嬌對體育人才培養有初步計劃。
距離2024年巴黎奧運會還有兩年的時間。由于訓練周期短,既是教練又是運動員的試圖改變視角,明確新一輪奧運會周期的目標定位,科學規劃訓練內容,感受教練與訓練的結合。這一次,她為自己設定了一個新的目標,“雖然我在東京奧運會上獲得了冠軍,但我還沒有達到我自己的目標。我心中的最終目標是21米,所以我希望繼續參加下一屆奧運會,也希望突破21米的個人極限。”
本站部分信息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網站部分內容源自網友及商家,對相關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