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前后是外防疫情輸入的高峰期。去北京出差的記者要回張。在不必要的疫情防控要求下,我真的很抱怨。臨走前,我打電話給市防控辦,詢問了回復的要求。答案是:48小時內做核酸檢查,帶身份證。就這么簡單?記者帶著不安踏上了回家的路。
巨大的高鐵站出站大廳分為六個區——抗原檢測區、第一分離檢測區、第一核酸采集區、第二分離檢測區、第二核酸采集區、縣篩查登記區。
剛過出口門,就迎來了第一次抗原檢查。我看到入口處有一張方桌。刷完身份證登記個人電話和目的地后,工作人員熟悉地為記者做了鼻拭子,然后遞上去“通關文牒”-抗原核酸取樣憑證,工作人員在憑證上蓋章。“你能走嗎?不需要等待結果嗎?”記者詢問工作人員,“抗原檢測結果,十分鐘以上就出來了,乘客可以隨檢隨走,一旦有問題,不出站我們就通知。”
拿著這張憑證,來到第二關-出站分離“蛇陣”。在這里來張旅客要進行“幾次分離”。
該通道分為無風險地區通道和疫情相關地區通道。來自無風險地區的,一次性進入無風險地區通道的,檢查行程碼確認后,到第一核酸檢測點收集核酸,憑抗原陰性結果和核酸取樣憑證離開車站。北京屬于疫情相關地區,記者根據醒目的電子大屏幕和廣播提示轉移到疫情相關通道。
在疫情相關區域的通道中,應再次分離。設置高、中、低風險區域通道和零風險區域通道。高、中、低風險區域和高流行區域的旅客被引導進入高、中、低風險區域通道,并前往第三核酸檢測點收集核酸。核酸收集后,高速火車站工作人員根據旅客到目的地指導各縣、區高速火車站值班點、區、縣工作人員詳細詢問登記旅客,高、中風險區域旅客由區、縣點對點閉環運輸,低風險區域旅客納入社區管理,落實防疫要求。
因為記者想去的地區沒有風險,只需要繼續去第二個核酸檢測點。這是出站前的最后一關,收集信息,收集咽拭子。當抗原核酸取樣憑證再次蓋章時,記者完成了出站的所有程序。
本站部分信息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網站部分內容源自網友及商家,對相關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