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鹿網訊 記述作者霍漢清在中石化銷售企業工作經歷的個人傳記《情系中石化》一書,近日由中國新聞聯合出版社出版。全書27.5萬字,插圖200多張。
中石化河北省石油分公司原經理助理、辦公室主任王漢生老師作序,中石化張家口石油分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作者的老領導池英龍發表評論,該書通過作者個人在中石化銷售企業37年的工作經歷,記述了中國石化基層員工的企業情懷,抒發了石化人對企業的熱愛和奉獻精神,記述了石油銷售企業歷次改革,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石化基層企業改革、發展、壯大的歷程。
且攀且行 心止在公(代序)
——讀霍漢清《情系中石化》有感
王漢生
前些天接霍漢清同志電話,邀我把他剛剛封筆的回憶錄《情系中石化》書稿看一下。
我與霍漢清同志相熟于文交。當時我管《河北石油》《石油經濟研究》編輯工作,他是一名骨干寫手。他文筆樸實、嚴謹、細膩、清新,涉獵新聞報道、人物通訊、散文、論文等諸多體裁,上稿率幾乎100%。2007年我牽頭《我們的企業》歷史博覽廳籌建工作,與他有了直接接觸,他對張家口石油歷史的了解,對當地歷史文物的悉心收藏,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展開《情系中石化》,在平心靜氣地記敘中,讓我看到了一個從社會底層起步,笑對坎坷,不言艱辛,不計得失,心懷家國,到一處愛一處,干一行精一行,從一業專一業,不斷攀援,腳步深沉,成果豐滿的霍漢清。
1966年,正在上小學5年級、憧憬美好未來的他,隨家從縣城遷到農村老家,開啟了他近13年的農民生涯。由城市戶口變為農村戶口,其落差之大是后人難以想象的,但他天人無怨,沐家鄉山水之靈氣,養百姓寬厚之胸懷,練自身堅強之筋骨,學會了田里全部農活和葦編、荊編、劇團吹拉彈唱等技藝,成為了村上的“多面手”,生產隊的好社員、勞動模范,家里的超值勞動力。這一段他用的筆墨不多,卻看出這是他一生理念、動力的養成期、集聚期。在13年的摔打、歷練中,他知道了一絲一飯來之不易,衣食父母如何艱辛,養成了吃苦耐勞、自強不息、與人為善、奉獻擔當的優秀品質。這是他“一生中能夠不斷進取和知足常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源泉”。
1979年,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戰略決策的開局之年,也是霍漢清人生轉折之年。這一年,他按照國家政策返城,并被分配到縣石油公司工作,成為一名全民所有制職工。當時石油公司在商業系統不是熱門,工作環境也相對艱苦,但他非常珍惜這份工作,熱愛石化事業。自打踏進這個門檻起,就全身心融入企業之中,從涿鹿縣石油公司到省直6604管理處,再到張家口石油公司,在崗37年間,他用勤勞和汗水,演繹著心止在公、獻身石化的拳拳情懷。
他從縣公司石油零售部售貨員做起,從事過油庫、加油站和業務統計幾乎所有一線崗位的工作,后來先后走上縣公司業務股長、6604管理處經銷公司經理、縣公司經理、張家口公司業務處長、辦公室主任等管理崗位。書中對每一業務環節、工作境況翔實、生動、教科書式的描寫,反映了他對事業的專一、執著和出類拔萃。在各項工作中,他不但是出色的執行者、組織者,且富于建設性。他每到一處,都圍繞重點,緊扣實際,注重有關工作機制的創建、規范與完善,著意從制度層面提升管理水平,促進經營效益。
他經歷了石油成品油計劃分配、計劃分配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和以市場為導向的集團化經營各個發展階段。正是在我國石油市場進入計劃內外多種價格并存、多渠道經營的轉型時刻,霍漢清邁上了業務主管崗位。面對復雜、變幻的市場形勢,他著眼全局,篤定公平,廉潔守正,在公司領導支持下,在做足資源,發揮好石油市場主渠道作用的同時,創新油品分配管理模式,確保計劃外油品分配的“公開、透明”,有效凈化了經營環境,穩定了市場秩序,為全省同行樹立了榜樣。在全面進入市場以后,社會同業競爭異常激烈,他所在的公司遭遇了貨款回籠阻滯、庫存潛虧等諸多困難。作為置身市場前沿的業務帶頭人,霍漢清始終保持了頭腦清醒、底線定力。他恪守效益第一、資金安全的原則,認真汲取有關經驗教訓,帶領一班人積極開拓市場,嚴格規避經營風險,逐步消化有關歷史問題,很快在市場風浪博擊中站穩了腳跟,為企業贏得了效益和信譽。
他是一位火熱的實干家,也是一位冷靜的思想者。幾十年來,中國石化銷售企業經過了管理的升級再升級、體制的改革再改革、機構的重組再重組。在企業演進的每一幕,或工作中每遇焦點、難點問題,我們隊伍中會有一批擔當者、思想者,立足實際,窮其心智,探索如何把主體矛盾理得更清,把問題摸得更透,把方略布得更準,把結果做得更好;魸h清就是其中優秀代表之一。在《情系中石化》每一故事的字里行間,我們都能讀到他的審問與思考,在單位每一大的事件中,幾乎都能看到他的思想成果。在1990年代初中國石化總公司開展的企業升級達標活動中,他根據當時自采油數量增加,庫存周期長,貸款利息驟增的問題,寫出了《加強商品資金管理,降低貸款利息》的論文,獲得河北石油銷售系統首屆科學管理成果二等獎。1998年第四分公司(原6604管理處)與張家口公司合并后,公司針對管理、經營中的種種問題,實施了市公司統一進貨、價格、核算和資金管理,縣公司負責銷售的“四統一、一分散”管理改革;魸h清作為改革方案的主要參與者,負責起草了有關重要文件,再造、完善了業務流程,這些均凝結了他多年的經驗積累和智慧結晶!八慕y一、一分散”的實施,迅速扭轉了企業經營局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省公司高度肯定他們的做法,召開專門會議加以學習、推廣,并制定了《統進分銷實施細則》,在全省實行。
《情系中石化》是迄今我所見到的第一本中國石化銷售企業第一線工作者的自傳紀實作品。作品比較系統地展現了石化銷售企業一步步的發展變化,生動地記述了作者同企業風雨與共、砥礪前行的成長歷程。她即是作者個人的傳記,也基本再現了那一代基層石化人工作、思想、生活狀況。特別是歷代員工傳承下來的艱苦奮斗、振興石化的革命精神,以及數字化以前已經和正在消失的企業一線員工的勞動工具和勞動、工作場景,本書都全景式地記錄收藏了下來。這些都提升了作品的閱讀、教化價值和歷史價值,功莫大焉!
霍漢清同志活力四射,是一位不斷攀援、永不停步的人。
他從中國石化退休后,本應樂享天年,但他卻立即轉場到地方的社會公益和文化事業。先后參加了多個公益組織,幫扶貧困老人和學生。擔任了張家口市京畿民間文化研究會、張家口詩詞協會涿鹿分會、涿鹿縣民俗文化協會和涿鹿縣晉劇文化研究會等多個民間組織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京畿民間文化》《涿鹿民俗文化》等刊物的主編,編寫、出版了《溪源記憶》《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山西梆子在涿鹿》《記憶中的涿鹿城》等多部書籍。被縣政府授予“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葦編工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涿鹿工匠”等稱號。
我想,這應該是霍漢清真正想要的“樂享”。
愿霍漢清同志在大我的道路上永遠精彩,永遠快樂,永遠年輕!
2021年7月
作者簡介:王漢生,生于1949年,曾任河北石油分公司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辦公室主任、總經理助理。
一部中石化銷售企業發展的歷史
——讀霍漢清《情系中石化》有感
池英龍
幾個月前,霍漢清把他寫《情系中石化》書稿電子版發給我,說是讓我把把關,順便提點修改建議、寫個書評。為了能夠有助于書稿的修改和書評的編寫,我匆匆忙忙瀏覽了電子版全部書稿,就在我打算提筆一揮而就的時候,卻又感覺無從下筆了。雖然書稿是圍繞漢清在中石化銷售企業工作經歷描寫的,是他工作真實的情感記錄,其個人的感受、體驗、領悟與我曾經中石化的工作經歷幾乎別無二致,只是我們各自所處的地位和記述的角度、體例以及表述的口氣不同而已。而最令我鐘意的,是霍漢清直抒胸臆、毫無掩飾的直白和敘述,這是他的經歷和性格使之然也。因為生活的本身純粹源于每個人自己的心得,而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和評價。于是,我又一次認真通讀書稿,與漢清共同回憶那一段屬于我們這一代石化人的青春歲月。
《情系中石化》這部書是漢清自傳體的著作,記錄了他在中石化企業參加工作近40年的經歷。由于他是站在企業發展的大背景下描述的,所以,從一個側面客觀地反映了中石化銷售企業的發展歷程。
我和漢清相識、相處40多年了。我1975年張家口地區財貿學校畢業后分配到涿鹿縣商業局工作,而漢清是1979年落實政策從農村返城在涿鹿縣燃料公司(石油公司的前身)參加工作。由于漢清是燃料公司的團支部書記和統計,經常到商業局開會、報表,一來二去相互就熟悉了。1984年1月,我從商業局調到燃料公司擔任副經理,和漢清的接觸就更多了。漢清比我小兩歲,由于他的父親、岳父都在燃料公司工作,所以我也隨著大伙兒的習慣,稱他“小霍”。如今,漢清也是“奔七”的人了,但我依然這樣稱呼他。
通過交往,我得知漢清10歲時被下放農村,11歲輟學參加農業勞動。參加工作后,只有小學五年級文化的他,硬是通過三年刻苦自學,取得了河北省自學考試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學歷,短短幾年間便脫穎而出,成為企業的骨干。我到燃料公司任職時,漢清擔任統計工作,鑒于當時企業業務管理薄弱,我提議把他調到業務股擔任股長,從此我們彼此聯系的更加緊密了。1993年我調到宣化區石油公司任經理,漢清也同時調到位于宣化縣境內省公司6604管理處任職;1995年,我調任張家口石油公司副經理,漢清不久調新成立的河北石油集團第四分公司任職;1998年初,我調任第四分公司經理,又與漢清在一起工作;1998年底,省公司宣布第四分公司與張家口石油公司合并,我調任張家口石油公司擔任董事長、經理、黨委書記,漢清也隨之到張家口公司業務處任職。2007年我退居二線,而漢清依然堅守在工作前沿,一直到離崗、退休。從1984年到2007年,我們在一起共事23年之久,共同經歷和見證了企業的歷次變革、改制和發展。
漢清編著的《情系中石化》,把我又一次帶到了那個如火如荼的歲月,勾起我對企業的濃濃情思……
《情系中石化》是漢清按照他參加工作后時間順序展開的。記述了涿鹿縣石油公司早年的簡易儲油設備、石油零售部、石油庫、第一座加油站,油抽子、油提子、落地磅、翻架子、滾大桶,陶瓷大缸儲油、自制工具挖油根、控油桶的歷史。凡此種種,給我們展示出一幅幅石化人創業初期的畫卷,反映了那一代石油銷售企業職工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
我們這一代石化人,目睹了企業創業初期的艱辛,經過計劃經濟油品緊缺分配的無奈,經受了成品油市場開放后的陣痛;經歷了企業重組上市和市縣一體化、省市一體化一系列改革,見證了我們的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而我們這一代人都是這場變革的親歷者。
作為中石化銷售企業一名普通的基層干部,漢清先后擔任過涿鹿縣公司石油零售部售貨員、核算員和負責人,當過石油庫保管員和計量員,當過加油站的加油員和記賬員,當過統計、管過業務,擔任過辦公室主任,兼任黨支部宣傳委員、團支部書記、工會主席;擔任過縣級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擔任過張家口市公司業務處長和辦公室主任。他的工作經歷,基本涵蓋了縣、市級石油公司所有的崗位。因此,書中每篇文章都再現了當時一線員工的工作情景和真實情感,記錄了中石化銷售企業歷次改革和重大變革的歷程?梢哉f,漢清的《情系中石化》就是一部中石化銷售企業的發展歷史。
漢清是一個實實在在、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是一個心胸開闊、能夠忍辱負重的人,是一個嚴于律己、守時守信的人,是一個不計較個人得失、樂于奉獻的人,是一個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人,是一個心地善良、處處為他人著想的人。這些,都反映在《情系中石化》的字里行間。
漢清思維敏捷,工作雷厲風行,從不拖泥帶水。我1984年剛到涿鹿縣石油公司就發現了這一點,為此,我特意向領導班子推薦他到業務股工作。由于他有基層工作的經歷,熟悉業務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敢于擔當和無私奉獻,不到一個月就起草了業務管理多項規章制度,并積極付諸行動。尤其是在加油站、油庫實行“升管理”,為企業增加效益做出了貢獻。在糧油掛鉤柴油資源管理上、在企業達標升級等多項工作中,漢清都在第一時間拿出方案,為涿鹿縣石油公司多項工作中走在全縣和張家口石油系統的前列奉獻了自己的聰明才智。1998年末,省公司對第四分公司和張家口石油公司進行重組。為了盡快走出經營困境,我提出管理上實行“四統一、一分散”“收支兩條線”的思路得到領導班子的共識,并安排漢清負責業務管理實施細則的起草和具體管理。他在“剪不斷,理還亂”的困難條件下,在全心身投入到理順全市系統業務關系,落實油庫、加油站庫存,重建商品賬、再造業務流程的同時,利用幾個晚上時間,完成了《業務管理辦法》《業務管理實施細則》《加油站油品配送實施細則》三個關鍵性文件的起草工作,為在1999年1月實行全市業務統一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后來的“市縣一體化”“省市一體化”“小站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中,有關業務環節的工作方案都是由漢清起草并組織實施的。
漢清的優點還在于他勇于創新和敢于負責。在業務上實行“四統一、一分散”是張家口石油公司的首創,不僅要有嚴密的業務流程,更重要的是抓好落實。記得有一次,一個縣公司經理給我打來電話,說加油站已經脫銷,而業務處硬是不給配送油品。我聽了很是著急,便把漢清叫到辦公室詢問情況。原來,在兩個公司重組前,個別縣公司不顧市公司三令五申,賒銷商品、坐支銷貨款的問題時有發生。為了堵住這一漏洞,新出臺的業務流程對這個問題做了嚴格的制度控制。首先是對全系統125座加油站根據以往的銷售量確定一個星期的周轉商品,保證加油站的正常銷售;二是每座加油站的銷售每天上報,業務處根據銷售核減庫存及時安排配送;三是銷貨款及時上劃市公司賬戶。如果某縣公司因賒銷不報或遲報銷售,賬面庫存無法核減,業務處無法安排配送,上報銷售財務處還要求及時上劃銷貨款。漢清拿著該公司的銷售報表,顯示每座加油站的庫存都足夠一個星期銷售,安排配送油罐根本無法接卸。如果加油站脫銷,一定是賒銷或者是沒有及時上報銷售。經查,這個公司在實行“四統一、一分散”業務管理和全公司資金緊缺的情況下仍然在賒銷,導致加油站脫銷。還有幾個批發銷售點也有利用價格上調或下調的時間差虛報銷售,都被漢清用內控制度及時發現和制止,用制度管住了賒銷這個長期困擾企業經營的頑疾。
在漢清身上還有一種無私的奉獻精神。多年來,不論是份內份外的工作,只要工作需要便積極去干,從來沒說一個不字。寫材料一般是辦公室的工作,不論在涿鹿縣公司還是在張家口市公司,許許多多文字材料都出自主管業務的漢清之手;有時應該是別的處室的工作,領導班子安排給漢清干,他都能愉快地接受。漢清不僅材料寫得好,而且速度快,要知道這都是在繁忙的業務工作空隙中完成的。
漢清工作認真、細心、嚴謹、慎密,尤其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現尤為突出。在涿鹿工作時,由于資源緊缺,除核定指標外,縣領導、局領導、公司經理都在“批條子”,表面看,石油公司很有實權,但對我們這些掌握資源分配的人卻是個大難題。在領導班子的安排下,根據漢清起草的管理辦法,成立了計劃外指標審批小組,實行集體研究,較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公司的好評。在商品賒銷問題上,漢清更是堅持“企業資金安全第一”的理念,且一而貫之,寧可因此得罪于人也絕不賒銷。因此,從事業務管理工作20多年,他經手辦理的購銷業務,沒有欠供應商的一筆貨款,也沒有因賒銷給單位造成一筆死賬,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升管理”是石油銷售企業多年來油庫、加油站管理中最為關鍵的地方。油品進貨密度與油庫、加油站銷售實際密度之間的“密度差”,管好了,是企業盈利的靚點,管不好或者不去管,就會成為企業效益流失的最大“黑洞”。這個問題涉及到油庫、運輸車隊、縣公司、加油站等多個環節的利益,所以多年來大家都不愿意捅這個“馬蜂窩”。張家口公司與第四分公司重組后,企業困難重重,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繼續放任自流,企業何時才能走出困境?因此,我們借助王其江總經理到張家口公司考察時提出“升管理”的要求,下決心解決困擾企業的這個“頑疾”。領導班子明白,盡管這樣做可以大幅度提升企業管理效益,同時也斷了一部分人的“財路”,但要管理就不能怕得罪人。當領導班子把起草“升管理”管理方案的任務交給漢清時,我看出來他雖然心存顧慮,但為了企業漢清還是愉快地接受了。這就是漢清的企業情結,這就是一切為了企業的奉獻精神。
……
可以說,作為一個原來只有小學文化、當了10多年農民的漢清,在中石化銷售企業工作期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他始終不認為是個人的功勞。用他的話說,“沒有企業提供的平臺,自己將一事無成!闭沁@種理念,一直激勵他為企業默默無私奉獻著。正如他在“初入石化”那篇文章結尾寫的那樣:“從那時起,我暗暗下了決心,把企業當做自己的家,熱愛她,呵護她,感恩她,為她奉獻自己的所有!”
和漢清人格一樣,《情系中石化》這部書自始至終都充滿了對企業的“感恩”,充滿了對企業濃濃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正能量。
祝愿漢清在成功的道路上走的更遠,祝愿我們的企業越來越好!
2021年8月1日
作者簡介:池英龍,涿鹿縣人,生于1952年,曾任涿鹿縣石油公司經理,宣化區石油公司經理,張家口石油分公司副經理,河北石油集團第四分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張家口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書記。
《情系中石化》作者簡介:
霍漢清,男,漢族,1956年1月出生,祖籍河北省涿鹿縣武家溝鎮溪源村,中共黨員,大專文化,經濟師職稱。1979年9月參加工作,先后供職于涿鹿縣石油公司、河北省石油總公司6604管理處和中石化張家口石油分公司,2016年1月退休。
11歲輟學務農,編葦席,育良種,精通農業種植。1987年通過河北省自學考試取得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學歷。
河北省民俗文化協會會員,張家口市京畿民間文化研究會、張家口市詩詞協會涿鹿分會、涿鹿縣民俗文化協會、涿鹿晉劇文化研究會等四個協會的副會長兼秘書長,涿鹿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涿鹿縣戲曲界聯合會副會長,涿鹿縣葦席編織非遺傳承人。2020年6月,被中共涿鹿縣委、涿鹿縣人民政府授予涿鹿縣第一批“涿鹿工匠”稱號。
參與涿鹿縣多部書籍的編寫和攝影,《魅力武家溝鎮》副主編,著有《溪源記憶》《在溪源村的日子里》《山西梆子在涿鹿》《記憶中的涿鹿城》等。
本站部分信息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網站部分內容源自網友及商家,對相關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任何責任
|